加拉太书3:21-4:7
一位尊敬的长者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叫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ïve.后来成为网络的流行语,表达对方的年轻幼稚,不懂大人们的套路。而我们每个人小时候,常常被父母说的一句话,就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当我们年少叛逆的时候,父母常会说,你现在翅膀硬了是不是,父母都管不着你了是不是。每个小孩子,心里都常常反复默念有不敢出声的一句话,就是等我长大了,那是多么自由啊,就再也不用你们管了。很多人考上大学的那一刻,觉得是多么如释重负,心里顿时觉得自由了。自由一方面是因为不用在被那些做不完的试卷和题海所捆绑,一方面是因为不用在被父母管辖了。
人都盼望得着自由,不想被压迫和管制,墙建得再高,也不能拦阻有鸿鹄之志的人飞过。有的人选择用键盘和鼠标技术翻墙,有的人选择用脚肉身翻墙。有个成语叫做以卵击石,蛋的确碰不过石头,但是当蛋成长成为小鸟的时候,就必要飞过由石头建立起来的高墙。
今天我们继续加拉太书的系列讲道,要看看在今天的经文中,保罗要带领神的百姓翻墙,那不是一面石头建立起来的墙,而是由律法建立起来的墙。这面律法的墙要囚禁和限制神的百姓,看管神的百姓,使得我们不能得自由,要叫我们做奴隶而不是自由的儿子!
好,我们一起来读今天的经文,加3:20-4:7。
从整体结构来看,这位于两章的两段是一个平行的关系,第三章末尾讲的东西,保罗在四章开头又讲了一遍,所以今天我们会对照来看这些经文。而不是按顺序。
律法的功用
律法有许多的功用,但是在今天的经文当中,保罗似乎为了证明他的论点,而只是选择性的说了一些消极的功用。这个无可厚非。
保罗在这两章一直是以负面的看法来看待律法的,因为当时的加拉太信徒正被那些迷惑他们的犹太派基督徒用律法来束缚他们,使他们不得自由。之前将律法和信心作为对立面来对比,后来有将律法作为应许的对立面来对比。今天保罗又要将律法作为自由的对立面来做一个对比,保罗在今天的经文中用了一个人类关系中的对比来说明这种律法和自由的对比,那就是奴隶和儿子的对比!
其实3:19节就已经告诉我们,律法的一个功用或目的:这样说来,律法是为什么有的呢?原是为过犯添上的。今天的经文22节也说,圣经把众人都圈在罪里。这里的圣经一词,如果我们联系上下文来看,就是特指的律法。
律法是为过犯添上的是什么意思,是律法就是叫人犯罪的吗?当然不是。但是没有律法,就没有罪。哪里有律法,哪里就有罪。
最近我在考驾照,学习了很多交通知识,师母说我以前就是个无视交通规则的人,其实不是我无视,而是我根本不懂。这次逼得我不得不去学习,我才明白了更多,说句不怕大家笑话的话,我以前连红绿灯都看不太懂。现在科目一看1000多道题,科目四也要看1000多道题,2000多道题,对于我来说,就像2000多条律法。当我明白这些规定以后,我才发现,我过去犯了多少错误。当教练开车带我们去考场的路上的时候,我才发现教练开车为了多少规。当我以前不知道这些规定的,就不知道谁开车违规来,也不知道自己作为行人或非机动车应该怎么在马路上行驶。
就如人在没有标志公路上行驶,随便停车,随便什么速度也不知道没有人定罪他,但是当公路上有标牌的时候,那些标牌就定了驾驶员的罪了。
以前我们不信主的时候,随便抽烟喝酒,撒或作弊,看个色情影片,婚前性行为都不觉得是个事儿,因为我们不知道神的律法,但是当我们信主以后,知道神的律法之后,才知道这些都是犯罪了,圣灵和我们的良心都定我们的罪了,圣经把我们众人都圈在罪里了。
那么律法能够叫我们得生命吗?不能!保罗在这里说了一句反话,如果律法能叫人得生命的话,那么义就诚然本乎律法了。用今天的流行语来说就是,如果律法有用的话,还要基督干嘛。
律法的功用从来就是不是叫人得生命,而是定罪。这是保罗在加拉太说一直所要强调的。律法就像是一个放大镜,让你看见你从每一个毛孔里面都是一个罪人,你如果期待放大镜有美颜的功能,那你就是想多了。这不是放大镜被设计的时候赋予的功能。
这节经文很形象,说圣经把众人都圈在罪里了,请注意,是把我们圈在里面了,而不是说我们从圈子外面走到那个圈子里面了。我们原地没动,但是神的律法画了一个大圈,画地为牢,我们都在那个圈子里面。
不是没有律法之前人就没有犯罪,有了律法之后才犯罪,而是说人一直都在犯罪,只不过没有律法的时候不知道,有了律法之后,将他鲜明出来了。
就像我们都看过一些令人印象深刻保洁产品的广告,比如肥皂或洗手液什么的,画面常常一个小孩从外面完了回来,去洗手,然后说这个肥皂能够出去98%的细菌云云。我以前从来都没有洗手的习惯的,看见东西抓起来就吃。看了广告之后,我才知道我手里有那么多细菌啊。是不是没有广告之前,手里的细菌就不存在呢,不是,它一直在那里,你是你不知道而已。广告将他显明出来,让你知道你的手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干净。这就像律法的功用,让你知罪。
又比如你觉得房间很干净,一尘不染,当时当一缕阳光照进的时候,你才发现原来空气中有那么多飞舞的微尘。这些微尘一直都在,不过是阳光将它显明出来。将它圈出来了,让你知道,你的房间没有你以为的那么无尘,而且阳光也不能除尘。这就像律法的功用,让你知罪,但是不能称义。
律法的有限
从上面律法的功用上,我们其实已经看到它的一部分有限性,那就是他只能显明罪,定我们罪,把我们圈在罪里,但是它用不能除罪,也不能使我们得到生命,在神面前称义。
但是下面我要着重讲的是他有限性的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他不是永存的,他是神所赐下的暂时性的礼物。律法并不是永远管制他百姓的手段。
在23,24,2,4节中反复出现的:还未来以先,不再,直到,只等到这些词都清楚的表达了律法的有限性。
我们说律法不总是对神的百姓有效的,那么律法在什么时候有效呢?经文很清楚告诉我们了,那就是因信得救的真理还没有来到之前,那个时候,我们是被看守在律法之下。
这里“看守”其实是一个非常负面的词,和合本翻译成看守是很温和中性的译法,大大削弱了原文的力度。中文新译本是这样翻译的:信的道理还没有来到以前, 我们在律法下被囚禁、被围困, 直到那要来的信的道理显明出来。还有现代中文译本,思高本都是翻译出这样非常负面的印象的。
在这里保罗要表达的是律法是囚禁我们,捆绑我们的。他还给我们举了一个古代世界孩童成长的例子作为比喻。我们就像小孩子,律法是我们的训蒙师傅和管家。在当时,一个大户人家是有教导孩子的训蒙师傅和管家的,训蒙师傅的责任就是负责带小主人上学和放学,以及监管他的行为,孩童一般在6岁到16,17岁的这段时间在训蒙的师傅手下接受监管,有点监护人的角色,负责他的饮食起居,行为举止是否端正,这项工作赋予他可以责备和惩罚孩童的权利,常常被描绘为一个严苛的形象。就像台湾片里面常常出现的那种训导主任的形象一样。
在这里保罗是要表达一个负面的形象,并非一个如同桃姐对于刘德华的那种正面形象。从上下文我们也应当这么来理解,毕竟保罗举这个例子是要表面我们是囚禁在律法之下,就像孩童囚禁在训蒙的师傅手上一样。这让想起一些古装片的情节,皇帝死了,太子还小,不足以把持朝政,就由一个野心勃勃的太监总管九千岁之类的摄政,名义上是要等太子长大成人了,才可以真正执政,而当他还小的时候,就任由这位太监总管来辖制和摆布了,有时候真的就像囚禁一样,虽然贵为太子,但是就如囚犯一样,活着太监的辖制之下。
这比喻说,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引我们到基督那里。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翻译。如果你看圣经的话“引我们”这三个字下面是打点的,意思是原文没有的,是译者为了句子通顺而补充的。其实原文的意思乃是律法做我们的训蒙师傅,直到基督为止。言下之意,就是基督来了,律法就不是我们的训蒙师傅了。这个用法就好像,日军一直蹂躏我们的土地,直到美国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为止。就像英国有一段时间对香港行使主权,直到中国接管香港。就像以色列百姓四百年在法老的统治之下,直到摩西的出现。
虽然律法的确也有指向基督,预表基督的积极作用,但是这里并不是保罗所要表现的。因为面对加拉太信徒的问题,保罗针对性地给他们展现律法消极的一面。
4:2节将这比喻阐述得更加清楚,孩童一直在师傅和管家的手下,直等到父亲预定的时候来到。当孩童长大到一定的年龄,成为一个成年人了,就不受师傅和管家的辖制了,完全得自由了。而这个时候,比喻神的百姓,神的儿女来说,是什么时候,就是接下来4节所说的,及至时候满足,神就差遣他的儿子耶稣基督,来到,叫我们因信主耶稣基督就可以称义,得自由和生命了。耶稣基督来了,将我们从律法的咒诅当中释放出来了。因为在律法之下,我们是被咒诅的,是罪有应得,该死的。但是基督的来到,就是我们的福音,我们就不摩西之约之下了,我们在新约之下了。
奴仆 VS 儿子
既然如此,我们看看基督来之前和之后,我们的地位有什么不同。之前我们虽然也是儿子,但是因为就像受训蒙师傅和管家的管教之下的孩童一样,活得与奴仆毫无分别,当然这是保罗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说明我们的状态,但是的确就是那时的状态,身份是儿子,但实际生活就像奴仆,他还未成年,不能承受父亲的产业,两者就行动的自由而已,是一样,都无权做主,乃是受制于人,这是他们的相似之处,而管家则则拥有对其父亲产业的实际管理权。
弟兄姐妹,我不知道你目前活着那一种状态之中,是奴仆还是儿子?是或者律法当中,还是或者应许当中,是靠自己的努力来讨神的喜悦,还是靠信神的儿子耶稣基督来讨神的喜悦?
当我们活在前者的状态当中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过一个基督徒的生活,好累好累啊!每天要读经祷告,每周要聚会,还要服侍,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真的是不自由啊!
今天我们也许不会去守犹太人的律法,那样我们可能很多食物不能吃,很多衣服不能穿,但是我们把福音也变成了律法,把福音变成宗教的规条。没有基督里自由的喜乐。做一个基督徒软弱无力,而且很累。我们把基督信仰变成了一堆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列表。把圣经变成了弟子规。我们就会活在奴仆的状态中。
但是我在这里也需要提一句,免得有人误会,觉得那么福音就是给了我们犯罪的自由,或者说我们基督徒成为一个反律法主义者。律法有其他的功用,是加拉太这卷书因其写作目的没有提到的。律法对于我们基督徒而言,不在是统治我们的师傅,我们只有一位师傅,那就是基督。
我们信主之后,我们需要明白,我们不是要遵守每一条摩西的律法而讨神的喜悦,而称义和得生命,我们讨神喜悦,不是因为我们遵守了律法,而是因为我们信靠他,爱他。主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当我们靠自己去读经祷告聚会,把这当作一个可以取悦神的行为而作,我们就是活在律法之下,是一个奴仆的生活状态;而当我们处于爱基督的心去读经祷告聚会,则会就是或者福音之下,是活在儿子的生活状态下。
就好比一个苛刻的老板不断给你要求去做一些工作,你是为了得到工资不得不做,完成任务的心态,你就会觉得很累;但你爱你的妻子,知道她喜欢吃什么,即使半夜叫你去麦当劳买个鸡翅你也和乐呵呵的,一点也不觉得累,而且有喜乐。
所以,弟兄姐妹,我盼望你们的一举一动是在福音里带着喜乐去做的,而不是在律法之下,带着完成任务的心去做的。让我们脱离律法的奴仆,而活出神儿子的自由身份!愿我们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服侍中,脸上常常挂着儿子的喜乐,丢掉奴仆的愁容!当你发现你自己处于常常软弱无力。愁容满面,服侍疲累几乎耗尽,如同压伤的芦苇,请来到这位赐自由的主面前,重新支取和宣告自己儿子的身份,让神的灵来充满你,点亮你,让弟兄姐妹,也让世界看见你神儿子的荣光。
因信得救
为什么基督来了,就可以救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呢。为什么我们就不再被律法定罪了呢?律法这个定我们最的功用怎么就行使不出来了呢?从4,5节这个平行交叉的经文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
神就差遣他的儿子,为女子所生,
………..且生在律法以下,
………..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
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
这就是一个属灵意义上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但是与这个成语正常用法的“得”完全相反,正常的意思是得到作为猎物,而耶稣的“得”,是得到我们这些律法一下的人,将我们救赎出来,赐给我们真正的生命。
时候满足时,神借着他独一的爱子,来得到我们这些儿子。为了得到我们这些本在律法之下的儿子,神让他独生爱子也生在律法之下,就是神的儿子道成肉身来到世界,充满万有的基督借着一个小小的人类子宫来到这个世上,超越时空的神耶稣基督将自己限制与某一特定时空之中,不仅如此,也将自己交付在律法之下,律法的咒诅对他也是有效的,但是他完全彻底完美地满足了律法的要求,他提我们这些律法之下的人守全了律法,就可以将他得到的生命的奖赏与我们交换,我们教会给基督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没有守住律法所应当承受的咒诅,所以基督因我们的咒诅被挂在木头上!
我们因律法所亏欠于神的,基督已经为我们偿还了,我们就不需要再靠自己来支付这个赎价了,只需要接受基督已经做成的工作!
这样,他来终结了律法对人类的合法统治,我们就靠着基督这独生爱子成为神的后嗣了,神的儿子了。而基督是为谁而作的这一切呢?是为犹太人吗?不是,乃是为普天下之人而作的,赐给普天下人的。
我们都受洗归入基督,就都合一了,并不区分男女,犹太人,外邦人。这对于犹太派基督徒对于犹太民族的优越感是一个啪啪打脸,在犹太人的鄙视链里面,是这样的,犹太男人处于鄙视链的顶端,犹太男人>犹太女人>外邦人>外邦奴隶。这也可以从圣殿的结构看出来,最外面的是女院和外邦人院。还记得法利赛人的祷告吗?他说,我不像那个税吏,我一周禁食两次。而对于一个犹太人日常的一个传统感恩祷告文是这样的,神啊,我感谢你没有把我造成外邦人,我感谢你没有把我造成奴隶,我也感谢你没有把我造成女人。
但是耶稣来了,打破了这个鄙视链,也打破了彼此对立的群体,男人和女人,自主的和为奴的,犹太人和希腊人(代指外邦人),大家都可以在主里面是平等的,在福音里面接着这些多元反应出合一。他来打破了律法的墙,也打破了人际的墙。
26节说我们因信都是神的儿子,我们都受洗归入基督就是披戴基督了。保罗这里引用了早期教会的洗礼传统来说明,吕振中译本直译作:因为你们凡受了洗归入基督的、便是穿上了基督为衣服。当信徒受洗从水里出来之后,会换上一袭白袍,象征基督的义穿戴在我们身上了,就如当初在伊甸园,神将无辜之牲畜的皮子给亚当和夏娃穿上。
感谢主!这信的道理已经来到,我们已经不在律法这位师傅的手下了,我们这些归入基督的人,都成为了照着应许承受产业的人,圣灵和我们的心一同见证这事,我们是儿子,不是奴仆了,让我们一起活出儿子自由的风采吧!